浅析中国互联网医疗发展趋势
关键词:互联网医疗 互联网诊疗 移动互联网 发展趋势
互联网医疗是国家互联网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支持开展互联网诊疗的国家,互联网医疗必然以互联网诊疗为核心构建。抗疫三年让大家认识到互联网医疗的重要性,也接受了互联网医疗,2023年春节以来中国以互联网诊疗为核心的互联网医院建设提速,互联网医疗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大发展阶段,展现出“一心四化”的发展趋势。
一、一个核心:以互联网诊疗为核心
以互联网诊疗为核心,是互联网医疗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发源于上个世纪末21世纪初,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1)2014年以前,主要是做资讯,包括科普、信息展示等。(2)2014-2018年,主要是以轻问诊为主要内容的咨询功能充分发展阶段。2014年被称为中国互联网医疗元年,主要是轻问诊和挂号网的出现。在轻问诊不能成为独立的商业模式,以及公立医院号源不能用作商业合作之后,大家认识到互联网医疗必然切入核心医疗服务,并围绕着这个方向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智慧医院在这个阶段也有了长足的发展。(3)2018年以后进入到互联网诊疗发展阶段。2018年9月国家卫健委关于互联网诊疗的三个配套文件发布,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开展互联网诊疗的国家。三个配套文件颁布以后,经过2019年一年的酝酿,2020年中国的互联网医疗本来应该迎来一个大的发展,但是疫情打断了互联网诊疗发展进程;同时疫情也让人们认识和接受了互联网医疗。因此在疫情结束以后的2023年,中国以互联网诊疗为核心的互联网医疗,包括互联网医院建设,迎来了一次大的发展。疫情对医疗的影响深刻且深远,互联网医疗必然转向以互联网诊疗为核心的发展阶段。
以互联网诊疗为核心,是医疗的本质决定的。医疗的核心是诊疗,以挂号、支付、咨询、建档以及候诊为主要内容的诊前服务指向的是临床诊断;以化验、检查、影像、超声、病理等为主要内容的辅助诊断是为临床诊断服务的;而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化疗等治疗手段是临床诊断之后的治疗方案的内容。整个医疗都是以临床诊断为核心来运行的,离开了临床诊断就无法将医疗的全流程串联起来。
互联网诊疗离开了线上临床诊断,就不能把线上的医疗流程完整地打通,互联网医疗对患者来讲也就缺乏吸引力。医院为患者提供临床服务的主要方式有三种,门诊、急诊和住院,也可以统称为线下服务;现在我们要让医院具备第四种服务方式,即互联网诊疗,也可以称之为线上服务。因此,我们认为未来所有的医院都必然是一个线下,一个线上,所有的医院都具备线下服务功能的同时,也具备线上服务即互联网诊疗的能力。医院线上和线下服务功能,应该是一体化运营的,也就是两个系统都具备以诊断为核心的医疗全流程,同时又是相互贯通的。
以互联网诊疗为核心,是国家政策导向。发展以互联网诊疗为核心的互联网医疗服务,是我们国家医疗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的政策方向。国务院办公厅在2018年4月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最早提出鼓励发展互联网医院。随后2018年7月国家卫健委《关于深入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活动的通知》对互联网医疗发展进行整体部署。2018年9月颁布的《关于印发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等3个文件的通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个配套文件,正式全面地拉开了互联网诊疗和互联网医院建设的序幕。2022年6月,国家卫健委《关于印发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试行)的通知》,以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颁布的《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医保局《关于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的指导意见》,构成了国家支持互联网诊疗发展的基本法规框架。
二、四化:平台化、移动化、智能化、国际化
(一)平台化
互联网医疗的平台化发展趋势是我国医疗机构的结构决定的。我国医疗机构大约有104万家,其中三级医院占医疗机构总数的0.3%和门诊量的20%左右;包括二级医院在内的中小医疗机构占医疗机构总数的99.7%和门诊量的80%左右。因此,没有头部医院的参与,互联网医疗固然没有吸引力,但是没有中小医疗机构的参与,互联网医疗就一定没有生命力。对于占医疗机构总数绝对数量的中小医疗机构来讲,他们的信息化水平不高,网络利用手段匮乏,特别是资金投入严重不足,面对互联网医疗所要求的系统建设及各类网络应用来讲,没有能力自建互联网医院。因此,他们必然要像电商一样,希望有一个平台将互联网医院建设好,提供给中小医疗机构使用,最好是免费使用,这也符合互联网普惠的基本特征。
尽管大医院具备建设互联网医院的实力,但这种医院自建互联网医院的做法,其主要的弊端是重复建设,重复投资,线下信息孤岛变成线上信息孤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便民服务的需要,但是没有网络协同的功能。对于大医院来讲,开展互联网医院建设应该满足调整患者结构的需要,让不该到医院来就医的不来了,腾出时空让应该来大医院来就医的患者能够来;对于中小医疗机构来讲,借助于大医院的专家力量,完成线上临床诊断,让一部分患者留在基层检查与治疗。
这是互联网医疗的使命决定。医疗资源配置严重不均衡是我国医疗最基本的特征,同时这也是世界医疗的一个通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办法,包括分级诊疗、医保差别支付、对口医疗支援、大力发展基层卫生医疗体系等。随着科技的发展,以互联网诊疗为核心的互联网医疗可能是解决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重要手段,但这是建立在平台性互联网医疗基础之上,利用平台互联网配置资源的优势来解决我们分级诊疗和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资源的配置不仅表现在医生资源特别是专家资源的配置上,还表现在药品配送、设备利用、检查结果互联互通互认、供应链的整合、医疗服务外延扩展等诸多方面。
(二)移动化
我国在2008年出现移动互联网,2015年正式步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根据国家工信部的统计,互联网交易与资讯的获取92%是通过移动端来完成的。因此,我们建设互联网医疗必然要基于手机端。互联网医疗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和方向一定是移动化。过去基于PC的医疗信息系统,一定要转向基于手机端的移动互联网医院信息系统,二者是相互支持、相辅相承的关系。医院线下以HIS为中心的信息系统还会进一步发展,但一种崭新的医疗信息系统即移动互联网诊疗系统也必然大行其道。随着移动互联网诊疗的发展,医生可以随时随地出诊,患者可以随时随地就诊。对于医生来讲,这是工作手段的重大变革,甚至在一定意义上来讲具有颠覆性。
(三)智能化
随着互联网新技术的应用,机器人、物联网、区块链、增强现实与虚拟现实、ChatGPT、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互联网医疗一定会得到广泛的运用。医疗的场景也特别适合互联网智能化的应用。
(四)国际化
国际化是互联网与生俱来的属性。互联网医疗国际化从技术上来讲没有任何的障碍。从医疗的角度来讲,西医在全世界通行;而目前互联网上医疗最火的科室是中医,中医也正在不断地走出国门。从市场的角度来看,中国每年出国就医的人数超过100万,耗资千亿元。从实践来讲,美国的互联网医疗目前向全球130多个国家提供服务,我们网医联盟第一个国际版韩国网医已经于2020年4月份上线。
三、移动互联网诊疗建设实践
北京网医联盟科技有限公司将传统的医院信息系统进行重构和网络化,将大量互联网应用诸如视频、实名认证、CA电子签名、二维码、定位、短信、支付、清分等有机地嵌入到医院信息系统当中,并适配到手机上,从而开发出移动互联网诊疗系统。这个系统可以独立运行,被称为纯线上诊断模式;也可以与线下的HIS系统打通,部分或全部接通HIS,从而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行。患者到医院就医,可以在医疗的任何一个环节线上线下自由切换,这是一种全新的医院运营模式和全新的就医体验。
网医联盟SaaS平台部署的方式,医疗机构到平台入驻;入驻以后生成线上互联网医院;该医院具有移动互联网诊疗的功能;可以到卫健委办理互联网诊疗服务增项或者互联网医院执业许可。该系统不仅可以在平台范围内实现互联、互通、互认,还可以打通医保、物流、银行、各类第三方运用等。该系统既适合于单个医院使用,不论是大型三甲医院还是小的村卫生室,都可以使用该系统;同时该系统也适合于一定的区域使用,比如整个县、市,或者是特定的组合,比如医联体(医疗共同体、医疗集团、专科联盟)、医院多院区等。目前该系统已经与12个省级互联网医疗服务监管平台对接,为100多家医疗机构办理互联网诊疗增项或互联网医院执业许可。(刘克元)
刘克元 北京网医联盟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长
联系人:
张莹莹 北京网医联盟科技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邮箱:zhangyingying@bjwylm.com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阜石路166号泽洋大厦7层
网址:www.bjwylm.com
APP:网医联盟;网医医生端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相关文章
田园诗与现代画——2024“Go Jiangsu——外籍青年‘苏’游记”外籍青年走进无锡
6月27日至28日,由江苏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中国日报社主办,21世纪报社、中共无锡市委宣传部承办,无锡市惠山区委区政府协办的Go Jiang
OPPO Reno12系列发布!2699元起,超美小直屏和实况照片新玩法来了
5月23日,OPPO Reno12系列正式发布,提供了Reno12和Reno12 Pro共两款新品。作为Reno第十二代产品,该系列采用了超美小直屏设计和多项前沿
引领全民悦读,共建图书生态,【全民悦读会】邀请行业大咖与你一起春日共读
4月23日,在一年一度的世界读书日之际,全民悦读会423春日共读接力直播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成功举办。此次直播由巨量引擎本地中心教育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