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快报!湖北观察|百强县数量质量双提升 湖北打出一张“强县工程”王牌
湖北百强县数量居全国第四,中部六省第一
【资料图】
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县域兴衰关系着发展全局。
在近日结束的“中国这十年·湖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湖北明确了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目标任务和实施路径,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实施强县工程,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与之形成呼应的是,在今年赛迪顾问发布的《2022赛迪百强县榜单》中,湖北成为当之无愧的焦点:中部地区占据22席,其中湖北省仙桃市、大冶市、宜都市等8个县市入围百强,数量居全国第四,中部六省第一。
值得注意的是,湖北晋级速度也最快。入围的8个县市中,除了时隔30年再次跻身百强县的天门市之外,其他7个县市均实现位次上升。
其中,大冶市上升12位,在全国排名第67位;仙桃市上升11位,在全国排名第65位;宜都市、枝江市分别上升9位,枣阳市、汉川市分别上升6位。在位次上升5位以上的县域里,湖北为全国最多。
百强县数量和质量双提升的背后,是湖北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色越来越足。在近日举行的首届中国(湖北)县域经济高峰论坛上,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马承恩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2012到2021十年间,湖北省县域(不含市辖区)GDP十年翻一番有余(2.14·倍),年均增长率达到8%。
2021年,湖北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万亿元,其中县域经济贡献大半能量。不可否认的是,县域经济的稳定跃升发展,为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是,湖北省委主要领导也在多个场合指出,县域发展内生动力不足,是湖北经济发展的短板之一。在2022年中国百强县榜单中,湖北尚未实现五十强“零的突破”,也尚未有县市进入“千亿俱乐部”。
在新一轮国家政策的推动之下,湖北县域经济将如何补齐短板,是一个颇为引人关注的问题。
湖北跑起来了
8个百强县能脱颖而出,离不开湖北近些年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规划。
从省外看,浙江等发达地区县(市)“腾笼换鸟”、转型发展走在前列,中部地区河南、安徽等地的发展,让湖北感觉到了危机。
2020年、2021年,湖北进入百强县的数量一直保持在7个,排名最靠前的仙桃在70名开外。河南在2021年同样有7地入围百强县,但是已有5地进入70强,进步最快的河南济源市三年排名跃升35位,由93位上升至58位。而安徽肥西县去年GDP达到1018.7亿元,成为安徽首个“千亿县”,工业经济成为肥西的排面。
去年4月,湖北省委主要领导在县域经济工作推进会上,现场连发三问——浙江为什么强?河南为什么超?安徽为什么快?
随后,湖北出台了《关于加快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深化扩权赋能强县改革增强县域发展活力的实施意见》等多个重磅文件,从财政、技改、金融、土地保障、放权赋权等方面,释放县域活力。
与此同时,湖北选派62名干部奔赴上海和浙江,开展为期3个月的跟班学习。其中,绝大部分干部来自市、县。
浙江县域经济发达的原因之一,在于全省范围推广省管县模式,这使得县级层面拥有比其他地方更多的财权与事权,从而调动了县域发展的积极性。今年年初,湖北省提出,启动扩权赋能强县改革,推行“县直报省、省直达县”,下放行政权力120余项,县市区获得更大发展自主权。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之前,湖北就出台了一条相当引人注目的政策,即“今后新进入全国百强的县(市),党委书记符合提拔任职条件的,优先提拔担任市州领导班子成员并兼任县(市)党委书记”。
三百战略提升进位
根据《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县域经济在湖北的发展形成了三个梯队,湖北称之为“三百战略”,即“百强进位”、“百强冲刺”、“百强储备”。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此次位次上升7个县市,均属于“百强进位”梯队,他们的目标就是提升位次、冲击千亿;新进的天门市属于“百强冲刺”梯队,目标就是缩小差距、挺进百强。
产业是县城建设发展的根基,此次湖北入围百强县的8个县市,无一例外都是该省立足产业发展经济的县域龙头典范,并且抓住了湖北实施“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的区域发展布局,依托武汉、襄阳、宜昌三大都市圈,找准自身的定位,提升发展能级。
去年,武汉GDP达到1.77万亿元,湖北欲打造的中西部非省会龙头城市襄阳、宜昌的GDP均突破5000亿元,填补了湖北市州GDP五千亿级的空白。而三者GDP合计超过2.77万亿元,占全省的55%。
马承恩表示,随着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过去单一产业结构、常住人口、相对独立运行的城市经济之间的关系,逐步转变为产业链、快速流动的人口、高效互动的城市群经济之间的关系。此外,以往产业组织协作更多表现为“产业转移”“产业承接”等,如今则更多体现为协同生产、协同服务的链式协同集群。
以汉川市为例,过去5年,汉川市以10.6%的GDP增速位居榜首,是湖北8个入围百强县市中唯一一个增速高于10%的县市。汉川市以“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的先行区、汉江生态经济带绿色发展的引领区”等为发展定位,推进工业经济五年倍增、城乡品质提升三年行动等计划。
“生产基地在天门、研发在武汉”,天门市打造半小时交通圈,并以纺织服装、生物医药、装备制造、农副产品深加工和电子信息“4+1”现代产业体系为依托,主动对接武汉都市圈内新兴产业,实现了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
而枣阳是襄阳市域副中心城市、“襄十随神”城市群协同发展引擎城市,在工业上重点培育汽车及零部件、农产品精加工、纺织服装、医药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和高端装备制造等七大产业集群,推动产业基础向高级化迈进。
如何弯道超车
今年5月,《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发布,县城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随着城镇化将从快速发展后期逐步转入平台发展期,位于城市群和都市圈范围内的县城容易接受大城市辐射带动,人口集聚能力强,是承接大城市产业转移和功能疏解的重要空间,具有较大发展潜力。
湖北的野心也不小。按照规划,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过500亿元的县(市、区)增加到25个、过千亿元的县(市、区)增加到6个;全国百强县数量中部领先、位次前移,实现五十强县零突破。
目标明确,任重道远。从湖北县域GDP十强来看,尚没有地区可以进入“千亿俱乐部”,仙桃GDP已超900亿元,还差临门一脚,宜都和潜江迈入800亿元。
从全省范围来看,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张忠家指出,湖北省县域之间仍存在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等问题。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由十年前的2.4缩小至2.2,但统筹城乡发展依然任重道远。
有学者将全国43个千亿县成功的“秘诀”总结为两种:一是以资源、区位优势“搭便车”;二是因地制宜“特色化”。
北京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沈体雁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千亿县市显示出一些共同特征,比如背靠城市群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有较高的经济密度、往往是人口大县市、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平台做支撑、与营商环境具有正相关关系。
目前,湖北县域经济发展还存在主导产业不突出、产业链不完善的普遍性问题。“湖北的百强县可以依托武汉、襄阳、宜昌等,创立百强县市和都市圈、城市群相互支撑融合发展的格局。” 沈体雁表示,同时锁定一两个赛道,争取形成国家级的甚至全球性的竞争力,打造万亿体量以上的创新集群。
张忠家则建议,湖北强县工程的一个重要抓手就是产业振兴。要抓住产业链供应链重构机遇,精准承接转移产业、推进区域产业协作、对接市场需求。紧扣县域资源禀赋,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同时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着力畅通国内经济循环,加大县域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环节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相关文章
今年1至9月 河北省电子信息产业入统企业957家
从省政府新闻办11月2日举行的2022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1至9月,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入统企业957家,同比增加160家,
小鹏G9获广州自动驾驶路测资格 探索零改装量产Robotaxi新模式
【2022年11月1日】近日,经工信局、公安局、交通局审批后,小鹏G9成功获得广州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牌照,这意味着小鹏G9开创了使用前装量
让普惠金融回归“民生”,民生小微“四通”助力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众所周知,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发展壮大普惠金融市场也是一个全球性挑战。尽管我国已成为了数字普惠金融发
预计到2024年 云南农民收入将达2万元左右
6月27日,记者从云南省农村居民持续增收三年行动方案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云南省农村居民持续增收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突
淮安农商银行发放首笔“驾易贷”产品 助力物流行业纾困
为进一步响应金融机构全力支持货运物流保通保畅,加大物流行业资金支持力度,帮扶重点群体的政策号召,淮安农商银行秉持周到金融 家乡银行
辽宁:下达资金超50亿元支持淘汰燃煤锅炉和散煤治理
今年以来,省财政厅完善政策措施,加大投入力度,重点支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截至目前,已下达资金超50亿元。在支持淘汰燃煤锅炉和散煤治
东川区多措并举推进产业转型 推动农文旅融合实现“富绿双增”
今年以来,东川区积极应对困难挑战,狠抓任务落实,脱贫成果持续巩固,经济发展稳中向好,产业转型稳步推进,民生福祉不断改善,各项工作稳
东海农商银行白塔支行:推广第三代社保卡工作真情暖人心
心里想着客户,为客户纾困解难。东海农商银行白塔支行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推广第三代社保卡工作中急客户之所急,将便民服务送到
沧州落实“降、缓、返、补”政策 助力企业发展稳定就业
感谢就业见习政策,为我搭起了连接就业的桥梁。王树涛现在是沧州市华亿机电产品有限公司的一名员工。2020年毕业后,他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
87.9万元!沧州实施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惠及586人
为鼓励企业积极吸纳大学毕业生就业,发挥失业保险助企扩岗作用,自8月以来,沧州市积极实施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截至9月23日,全市已为232
河北探索特色产业发展新路 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近日,在正定县南楼乡完民庄村谷子种植基地,河北惜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智勇和完民庄村党支部书记郭博边查看谷子长势,边商量晾晒场
宜兴农商银行:“钟灵阳羡天宝物华”助农直播取得圆满成功
近日,由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主办,宜兴农商银行承办的大美江苏乡村行——钟灵阳羡,天宝物华助农直播取得圆满成功。该次直播聚力宣传宜
中国鸭梨之乡魏县:金融活水助企纾困“贷”动乡村振兴路
9月,中国鸭梨之乡魏县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虽然疫情的阴霾仍未消散,但当地稳定经济一揽子举措的效果已经呈现。金融活水助企纾困而贷动
前8月河北新增专利授权8万件同比增长8.4% 助力营造市场化
从省市场监管局获悉,今年以来,河北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重点任务落地落实取得积极成效。1至8月,全省新增专利授权8万件,同比增长8 4%,其中
安徽三次产业投资结构持续优化 占全省投资的63.9%
数据显示,全省投资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投资结构由上年同期的1 6∶31 5∶66 9调整为2 0∶34 1∶63 9。第一产业投资高增长,完成投资
盱眙农商银行:用好“加减乘除”四大法则保实体经济百业兴
量大面广的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重要支柱,盱眙农商银行坚守金融为民初心,把服务小微企业刻进基因、落到实处,专门出台支持中小微企业纾困解
聚焦重点精准发力!沧州规上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位居全省首位
从沧州市统计局获悉,今年以来,沧州市围绕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截至7月底,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732家,较
公积金政策再加码!超120个城市发布公积金贷款政策
9月13日,江苏省徐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了《关于阶段性调整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个人公积金贷款额度
从“群众跑腿”到“数据跑路” 河北“一网通办”再升级
按照省委十届二次全会部署要求,今年省政务服务办牢牢把握全省一盘棋、平台一体化、办事一张网的总体要求,依托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构
河北科技赋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 全面提升特色产业科技支撑能力
河北坚持把强化科技创新推广作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立足三产融合,针对薄弱环节,积
减费让利惠企利民 南通农商银行多措并举优化营商环境
近年来,南通农商银行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及监管部门关于金融机构减费让利、惠企利民的工作部署,积极担当服务实体经济责任,在人民银行南通
河北:1至7月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154.8亿元
4月份开工至今,项目建设非常顺利,主体厂房建设已经完成了20%。日前,在位于石家庄市藁城区的河北龙海药业医药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公司研
沛县农商银行举办“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暨 ‘金融夜校’纳凉晚会”
为进一步提升村民的金融基础知识和风险防范意识,有力增强村民的金融素养和金融防骗能力,树立沛县农商银行践行社会责任和维护金融秩序、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