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评出10位青年科技创业先锋,聚焦哪些领域?
随着企业科技创新地位主体的提升,如何挖掘有潜力创业者和有成长后劲的初创企业,让初创企业成为载体发展和产业创新生态发展中的重要一员,也成为上海建设国际科创中心中的关键一环。
(相关资料图)
5月20日,在以“闯上海创巅峰——未来产业引领未来”为主题的第四届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上,上海首次发布了2023年“上海青年科技创业十大先锋”。
金叶子/摄
思路迪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熊磊、达而观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陈运文、信念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郑静、上海云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张鑫、钛米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潘晶等十位青年创业者入选。主要聚焦于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领域。
“希望通过面向未来、真抓实干、抢占先机,帮助与会的青年人了解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开拓视野、凝心聚力,助力青年创新创业之路,共建创新创业热土。”主办方介绍,今年的U45创先锋评选互动,拟定为年龄45周岁以下,曾获得过“创·在上海”国际创新创业大赛支持的科技企业创始人或联合创始人中择优参加评选,设置了人才、创新、商业、社会和市场五个维度评价指标,评选出企业在三大先导产业""四大新赛道""五大未来产业"领域拥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
获选人之一熊磊说,从2010年回到上海揣着50万元启动资金创业到现在的千余名员工,公司如今已形成覆盖“肿瘤早期诊断、肿瘤伴随诊断、肿瘤动态监测”肿瘤诊断全生命周期业务。他介绍,目前公司公司里很多核心研发骨干、团队负责人甚至总监级别的高管都是90后。
从事AI文本智能赛道研究的陈运文告诉第一财经,在2015年创业时,我国的科技创投行业已经非常蓬勃,对他们这些创业者来说,资金已经不是最主要的门槛,专业背景、技术实力、产业经验和资源,决定着初创企业能否做深、做专、做精。
“我们的研究领域是当前GPT大模型所在的赛道,所以从一开始就非常关注大模型技术的演进和发展。在我们看来大模型是一个划时代的技术,是需要全力投入的一件事情。”他说,因为上海丰富的科研资源和产业布局,公司也有了更多和科研界的专家学者加深合作,以及和大量龙头客户的高层业务交流的机会。
另一位获评者潘晶,和陈运文一样是2015年创业的“张江男”,作为“创·在上海”科创之星百强、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国赛优秀企业的获得者,潘晶认为,在上海创业,临床资源和人才优势非常明显,希望未来有更多的产业支持。
“希望上海能大力加强对于跨代技术的产业扶持,从产业规划和固定资产投入的角度,为跨代技术的产业发展孕育温室。比如我们在做的医疗智慧化建设,通过十余种机器人完成医疗底层的业务和管理,如果在政策层面有对于跨代技术的定向支持,在医疗基础设施投入的角度在预算中明确智慧建设的比例,那么对于这个细分产业就会产生新的核爆点。”潘晶说。
上海市科委数据显示,2022年,上海新增高新技术企业超2.2万家,同比增长10%,科创板上市企业81家,位列全国第二,募集资金金额居全国第一。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相关文章
每日讯息!1至4月份中欧班列累计开行5611列 发送货物60.9万标箱
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获悉,今年1至4月份,中欧班列累计开行5611列,运送货
5月19日基金净值:国投瑞银产业趋势混合A最新净值1.0262,跌0.74%
5月19日,国投瑞银产业趋势混合A最新单位净值为1 0262元,累计净值为1 0262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 74%。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