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论坛|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颜军:蓝碳经济高时效性需求为智能卫星技术提供广阔应用空间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5月20日,2023年粤港澳海洋合作发展论坛院士论坛在广州南沙举行。本届论坛在广东省自然资源厅、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自然资源部南海局联合指导下,由广东省海洋发展规划研究中心承办,广东海洋协会、广东海洋文化协会、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海洋强国建设实验室”、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广东海丝研究院协办。
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欧比特宇航科技股份公司董事长颜军,委托技术团队负责人张强,以“智能卫星技术在蓝碳经济发展中的应用与前景”为题分享。他提出,卫星遥感作为一种客观监测手段,在未来蓝碳经济发展中具有非常大的利用空间,比如在海洋环境检测预报、海洋资源调查开发、海洋经济活动保障、海洋污染监测和资源保护、灾害性救援等场景中都具有应用价值。
“蓝碳经济发展过程中,海洋经济安全是至关重要的。在自然灾害、赤潮绿潮、海上溢油等海洋灾害的防灾、减灾和救灾过程中,高时效性是第一考量的要素,对于经济和人员的调度是至关重要的。”张强介绍,通过赋予遥感卫星“在轨智能思考”的能力,可以实现高时效的对地观测,以及定性、定量信息服务。
据颜军团队梳理,目前,美国“战术3”卫星已经可以实现在10分钟内,完成从数据获取到完成光谱成像、图像预处理并数据分发到客户端的过程。欧洲各国也在加快追赶该项技术,其中德国、法国实现部分波段图像在轨处理,欧洲航天局PROBA项目以实现星上处理和卫星自主可控运行。我国在轨处理理论研究已具备一定基础,但是在应用效果领域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在卫星遥感商用发展领域,张强介绍,国内外多个商业航天企业集中在“三高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 高空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领域,寻找可盈利的商业模式。欧比特是颜军院士2000年归国创立的企业,其“珠海一号”遥感微纳卫星星座,是我国首个由民营上市公司建设并运营的星座,目前已有12颗在轨卫星,一期规划是34颗卫星。
张强表示,“珠海一号”建成之后,将具备“三高分辨率”的特点,从下发任务到执行,都是小时级的响应范围,从上传到数据获取最快可以达到在数小时内完成,为快速面向市场服务提供必要的支撑。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相关文章
【以文载道 善能致远】广东能源集团“善能者”企业文化内训师选拔班启动会|最新消息
作者:同心动力广东能源项目组来源:同心动力企业文化与管理(ID:topduty)2023年5月15日,广东能源集团“
每日讯息!1至4月份中欧班列累计开行5611列 发送货物60.9万标箱
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获悉,今年1至4月份,中欧班列累计开行5611列,运送货
5月19日基金净值:国投瑞银产业趋势混合A最新净值1.0262,跌0.74%
5月19日,国投瑞银产业趋势混合A最新单位净值为1 0262元,累计净值为1 0262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 74%。历